首页文化详情

京西古村探出文化保护新路

来源网络2023-02-26 18:36:47 71

  永定河西岸,坐落着一座以琉璃命名的千年古村——琉璃渠村,村内至今已有760年历史的皇家琉璃官窑厂——北京市琉璃制品厂所生产的琉璃,装点了古都的色彩。

  昨天,这里曾熄灭十载的窑火再次熊熊燃烧,由老窑厂改造而成的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也首次对外亮相。“琉”光溢彩,薪火相传!千年古村已经探索出一条文化遗产保护和绿色发展兼顾的新道路。

  京西古村落再见窑火

  现场施釉后的琉璃脊兽送到了复建的一口釉烧窑内;随后,琉璃烧制工艺吻作、窑作和釉作共六位非遗传承人接力传递火种,传到了两位小朋友的手中;窑作工匠再从火种灯引火种,将星星之火送入古窑。

  上午10时33分,窑火重燃!

  看着火苗越燃越旺,参与传递第二棒的市级琉璃烧制技艺传承人赵长安眼圈泛红:“有生之年看到琉璃烧制技艺能传下去了,很激动,也很欣慰!”

  赵长安和琉璃结缘,是在1993年。那一年,他来到北京市琉璃制品厂工作,第一次接触这门技艺。18年后,赵长安已成长为琉璃烧制技艺的北京市级代表性传承人,故宫大修工程中,太和殿垂脊上的走兽便由他依托古法技艺烧制而成。

  然而,随着城市发展中的功能疏解,琉璃渠村面临着必须解答的难题。2013年,北京市琉璃制品厂因环保受限、市场收窄等原因停产,窑火一度熄灭。“干了半辈子琉璃烧制,骨子里喜欢这门手艺,真是放不下。”赵长安的心中难掩失落。

  老厂区实现转型升级

  随着本市提出建设西山永定河文化带,转机悄然而至。

  为了让琉璃烧制技艺焕发新生,满足城市更新、古建修复对高品质琉璃构件的需要,2019年,市属国企金隅集团精心筹划,要在琉璃渠老窑厂厂址上打造一座全新的文化创意园。2020年12月,按照市委市政府、故宫博物院和门头沟区关于传统技艺恢复琉璃保护性生产、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相关意见,厂区提升改造工作正式启动,实现停业厂区的转型升级。

  曾经因窑火熄灭而离开的手艺人,重新回到琉璃渠。回来后,赵长安担任园区琉璃烧制技艺负责人,负责琉璃生产技艺的把控及文化传承工作,“手艺的传承看到了希望。”

  “整个园区也可以说是一座博物馆,处处可以见到官式琉璃的展示。”园区负责人于海燕介绍。记者在现场看到,园区内保留了多个传统的拱券式倒焰窑,窑内一坯一坯瓦件成排码放,还原了烧窑前古法装窑的流程。

  同时保留的,还有一口釉烧隧道窑,以及配套的地面铺设轨道和运送窑车。未来,这里将连通另外两个空间整体被打造成为隧道窑艺术空间,通过引入特色餐饮、网红书店、艺术展览等活动,为园区注入新活力。

  文化遗产保护探出新路

  老窑烧新瓦。这里还是北京第一个保留生产功能的非遗主题园区。

  现如今,琉璃瓦虽不再是皇家专属,但这里仍保留精湛的制作技艺,继续为故宫烧制琉璃精品。赵长安介绍,每一件琉璃构件都要经过两次烧制,还要经原料粉碎、配料、炼泥、制坯、修整、烘干、素烧、施釉、釉烧、出窑检验等二十多道工序,全程需要两个多月,十分讲究。在他看来,这种传统工艺的魅力在于可以把控窑内温度,保证成品的颜色,烧成的瓦件晶莹剔透、叠翠流金。

  “我们见证了千年琉璃窑火重燃,这是北京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。”中国文物学会会长、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表示,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将作为“龙头”带动门头沟区文化遗产保护,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。

  未来,更多市民游客可以近距离了解琉璃文化。按照计划,园区将联合故宫、市文物局及门头沟区不定期举办琉璃历史文化展览、琉璃工艺品展、琉璃文创展、琉璃技艺非遗研学体验、文化教育活动等,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
  北京日报 记者 潘福达

【编辑:李赫】
标签:
随机快审展示 刷新 快审榜
加入快审,优先展示

加入VIP

发表评论

  • * 评论内容:
  •  

精彩评论

  • 无任何评论信息!
提交站点
提交文章
提交小程序
提交公众号